好莱坞电影集体爆发"续集病",中国市场成救命稻草?
比起国内社交媒体主宰影片口碑,北美的影评体系包括影评人和社交媒体上的普通吃瓜群众。就外国影评网站来说,烂番茄和Metacritic更多体现的是影评人口味,Imbd口味则更大众。《独立日》上映时,Metacritic媒体评分和烂番茄评分也不高,可是影迷口碑大爆。然而这一次,《独立日2》媒体综评32分,烂番茄方面新鲜度34%, IMBD5.6,这才是全方位的口碑扑街。 当好莱坞为续集票房扑街感到不可思议,影片口碑却显示出巨大的公平。与这些失败的续集相比,《星球大战7:原力觉醒》、《美国队长3》和《招魂2》的口碑数据都比前作实现了或多或少的提升,尤其是《星球大战7:原力觉醒》的口碑,仿佛直接穿越回了《星球大战》首部曲。 《星球大战7》口碑上的成功加上粉丝的怀旧情绪,让影片成为去年北美的票房冠军 在观众口碑体系成熟的北美电影市场,影片口碑从首映开始就持续构成了票房增长最有力的后盾——也就是,口碑成就了票房。反之,看看那些失败续集的口碑,当所有人都不待见这些电影时,凭什么指望它们票房大卖? 另一个靠谱的扑街原因是观众普遍的续集审美疲劳:今年的续集实在是太多,而令观众失望的续集也太多。 每当好莱坞出现续集失败,影评人总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:它们就不该被拍出来。这么说当然没错,可这种事后诸葛亮并不足以解释:为什么偏偏是今年,观众突然什么续集都不想看了。 一个简单的对比是:2015年全年公映的好莱坞续集影片才28部,而今年进入放映计划的续集却达到了36部,更糟糕的是,许多被观众期待的续集接连遭遇了口碑大跳水,这令观众对所有的续集都打上了个问号。
(编辑:我爱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